大部分国内教育体系下面成长起来,尤其是仍然在做技术背景工作的工程师,在家庭、学校以及五千年儒家文化的影响下,有一个根深蒂固的思维习惯,如果某段时间没有学习目标(尤其是书本知识),就会有一种来自内心虚度年华焦虑。
但学习的选择始终是个大问题。在学校阶段,除了填大学志愿时候会有短暂的专业选择困惑外,其他时间对于学习的目标基本不存在选择的困惑,所有目标已经被学校、家长及环境圈定了。但有一天走入社会之时,由于没有经过实际的选择历练,面对技术圈的花花世界,就会出现学习上选择的困难,包括进一步的在目标无效投入的时间消耗。
以技术领域为例,就拿主业来说,就会有很多选择,有编程语言选择的困惑,比如PHP与Go最好的语言到底要选哪个?技术框架、操作系统、工具与平台等都需要突破,OpenStack和Docker都不懂是不是都要学?每一个热门的领域,由于都是由该领域内大量精英设计与完成,大量的代码、使用方法、使用经验值得学习,究竟应该去看Redis源码还是docker源码?技术领域由于分工的垂直与细化,以及IT工业的繁荣,每个领域都有业界长年的积累,因此一旦选择一个领域则需要投入大量时间了解整个体系。技术的学习除了看书本与资料,通常还需要该领域的实践,因此任何一个兴趣的选择都伴随大量时间的消耗。
从一大堆细分领域里面挑出一个适合自己的本来就很困难,选择后如果没有强的驱动力往往会半途而废。有大量环境的因素会影响我们已有的选择,“你还在学Objective-C,我们已经用Swift了”,见异思迁会导致上一个学习目标投入时间的浪费。另外一方面,跟随热点也会疲于奔命,当打算切入一个热点领域时,需要临时停下手中的事情,并进一步投入大量时间进行该领域的实践与学习。看到有不少app一夜成功时,我们会花一个月时间来学做移动开发;当了解机器学习很有前景时,我们又会花几个月时间从头学习算法。业界不会缺少热点,简单追随热点会让你最终炫耀一些新的词汇外,不会留下太多积累的东西。
由于互联网创业潮的涌起,IT职场也是非常热,为了让自己获得更多的职场机会,各种算法题目不能不做。面试官通常还对是否参与开源项目感兴趣,但拥有一个拿得出手的小工具放在github上通常是工程师们一直被拖延的计划。面试时候,面试官通常会给你评价表达能力或者逻辑思维能力欠佳,学校的老师未曾关心及培养你这些软素质,导致你又需要重新去锻炼这些能力。
你很羡慕哪些看美剧不用看字幕的人,也在和朋友讨论时候发现有不少电影及TV剧没看而导致插不上嘴,因此周末时候最好把这些恶补回来。朋友圈里面似乎朋友都在满世界跑,因此,只要有便宜机票或旅行团,你一定不会放过这些在露脸的机会。
当你工作的项目很忙时候,你会抱怨没有时间充电而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当工作项目不紧时,你又会抱怨新学的技能没有使用需求及使用场景而不能深入。
这就是很多工程师典型的年复一年的日子,他们很希望学点东西,也一直在学习,但往往最后未曾有效学到一些若干年后还能留下来的东西。
真是说到心里去了,太形象了,决定沉下心来,认真看下leveldb和sqlite代码
博主,你说的很对,但是对于这些迷茫的选择的人,您会给些什么建议呢?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2420900 如何成为全栈工程师这个 可以借鉴下作为解决方案 (网友刀刀在群里面的建议)
然后呢?这些现象大家都有,但是出路在哪里呢?
求解决办法
确实是这样,经常还会被项目进度给打乱计划,所以一套个人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是非常重要的,现在这个时代的知识已经廉价且分散,昨天看一微博说:分散凌乱的知识正在让我们的大脑变得越来越笨,自己要有自己的知识获取方式,获取以后的分类管理方式以及回溯的方式。
挑个刺,儒家貌似没有五千年。
好多地方都中枪该怎么办?
这个好像跟儒家没什么关系 国外也有好多人跟风学这学那的 至于学的东西沉淀不下来已经是老生常谈了 无非是跟的风过几天转风向了而已
大概这个跟许多程序员的出身有关系 像我本人也是半路出家 计算机科学方面的基础还过关 也就难免有你说的那种沉淀不下来的尴尬
但跟风许多时候也往往是利益诱惑的 比如你会xxx yyy 新offer立刻能给你+10k的涨薪 或者是在社交网站上给你涨粉啥的 事实上我觉得程序员的路子太窄了 好在这几年也看到可喜的转变 有些人开始做硬件相关的了 我觉得作为一个程序员 无非是想先改造自己 然后从自己出发改造周围 从这点出发 并不一定要学新框架 新语言 你也可以学学新学科嘛 比如学学生物学 搞搞农业(这个就是我看好的一个方向)
[…] 文章来自:后端技术 by Tim Yang […]
[…] 然而时间是有限的,一个人不可能同时在所有方向上专精,必然会有自己所擅长的部分与不擅长的部分。那么,要做出完美的产品,必然就得小心地舍弃一些技能,来把时间用在更关键的技能上。知道自己应该学习哪些技能,精通哪些方向,对任何人而言,都是十分困难的一件事。关于这一点,请参阅Tim Yang的《选择学习目标的困难与焦虑》。在此我节选一部分: […]
为啥只提现象,不给解决建议呢。。
说的很经典!哈哈句句入心
练武很讲究基本功,基本功有了,学一些套路就会很快。做这一行也是一样的,新东西可以大致了解一下,没有必要都跟着学一遍。因为实际会很少用到。基本功好,如果需要用得时候能很快的学会,用好。反过来说,如果用到了,要深入了解了,如果能掌握技术细节背后的设计思路思想,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就算涨了基本功了。否则白瞎。
这些我们这些2B都知道,然后呢!
这些我们这些2B都知道,然后呢!
[…] 选择学习目标的困难与焦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