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eeds

  • 跨领域人才

    最新一期(2012年41期)《三联生活周刊》封面故事报道斯坦福大学,称其为硅谷的心脏,其中一些内容如下


    斯坦福校长约翰·轩尼诗强调,他的教育理念是“跨学科”,工程、商业、医药、科学、设计等学院鼓励学生选修各个门类的课程,解决实际问题,其目的是让学生成为“T型人才”。

    ……1/4的本科生和半数以上的研究生都在学工程师专业。在哈佛,这一比例是4%和10%,在耶鲁,这一比例是5%和8%。斯坦福经常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在商业和学习间找到平衡?如何在技能与智识上找到平衡?……“在很多大学,人文学科都觉得自己是后娘养的。”他强调:我们要求学生不只是成功,而是拥有丰盛的人生;不只是有用,而是富有创造性和责任感。

    《微软的秘密》是一本很多年前出版的书,但是至今仍然会给人很多启示。该书第一章的标题就是《寻求既懂技术又善经营的精明人士》,其中开场白如下

    在公司组织和管理方面,微软始终遵循着这样一项策略,即坚持挑选那些既懂专业技术又懂经营之道的精明人士担任领导职位。我们可以把这项策略归结为四个原则:

    • 聘请一位对技术和经营管理都有极深造诣的总裁。
    • 围绕产品市场,超越经营职能,灵活地组织和管理。
    • 尽可能任用最具头脑的经理人员——既懂技术又善经营。
    • 聘用对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都有较深了解的一流职员。

    在浪潮之巅 纽曼+洪堡的教育模式 中提到


    对于大学的理念,我个人非常赞同英国牛津的主教、牛津运动(Oxford Movement)的发起人约翰•纽曼的观点。纽曼有点像围棋里的求道派,在他看来,大学是传播大行之道(Universal Knowledge)而不是雕虫小技的地方。

    纽曼教育方法成功的第二个关键因素是大学学生和文化的多样性。一个大学要想让它的学生掌握 Universal Knowledge,必须让他们有这方面的内容可以学习,也必须让他们互相之间有取长补短的可能性。大家可能有这样的体会,学习电脑的同学聚在一起常常谈论一些和计算机或者科技有关的话题,学习金融的在一起常常谈论对经济的看法。如果一个大学的都是由同一类年轻人构成,他们取长补短的结果不过是补充了专业知识,而不是 Universal Knowledge。

    在斯坦福,人员的构成和真正的社会并无太大差异,每一个年轻人周围又是各个行业的佼佼者,在这个环境中互相学习几年,外延就变得宽阔起来。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讲,在斯坦福的岁月里学习到的社会知识比课堂知识对自己的一生更有帮助。拉里•佩奇在 Google 成功后回到斯坦福大学介绍他成功的经验时强调的一点是,创业者要成为全才(用他的原话讲,Be an expert in all aspects.)从培养全才来讲,斯坦福大学无出其右。

    回到身边,最近有报道网易手机半年内流产,“苦于手中握有大量现金流不知道该怎么花的”网易做手机跳票,“没有硬件经验的内部高管人选,也是其中的阻碍之一”。可以想象,在网易中原有的精英,都是熟悉游戏、互联网或者媒体为主,突然要做一个跨领域的方向,自然会暴露出跨领域的精英人才缺乏的困境。

    我们也经常碰到技术人员对某一领域的执着,在一个有价值的领域内持续耕耘并做出成绩,诚然值得敬佩。但是更多领域经常出现的情况是,一个细分领域积累到一定阶段后,很难再得到一个量级的突破,这时候如果能走出自己的“井”,重新学习一种全新领域,对于自身以及所在的企业都会带来一个全新的价值。长时间自我封闭在一个领域,外延也会愈走愈窄。斯坦福所培养的T型人才,也就是培养一种跨领域的能力,在这些人走向社会或者开始创业的某一天,突然发现可以”connect the dots“。而这种能力,也是微软很多团队及成功的秘密。

    产品下线杂谈

    最近在微博上看到百度空间的链接在百度首页消失,也在微博上看到一些为之付出心血人员感慨。作为一个技术人员,也曾经历过类似产品部分下线或者全部下线的情况。所有的互联网产品或软件,都会存在生命周期,皆大欢喜的结局是被更新版本替代;但不完美时,比如产品的设计、功能、技术或运营等各种原因未能赢得用户认可,慢慢的产品的存在成为一个鸡肋,最终难免走向被下线的命运。

    在传统软件的时代,一款操作系统的研发可能需要数千人,比如在苹果的OS X成功之前,有很多曲折的被废弃版本的故事

    System 7(MacOS7)

    System 7 (MacOS7) was a disaster, it was outdated and couldn’t compete with Windows… By ’94 development on Pink stalled and it was cancelled. A new project for System 8 started under the codename Copland.

    System 8 (Copland, MacOS8)

    Later that year Apple sent the Developer Release 0 of Copland to partners. It was still so unstable that it would crash after doing nothing at all.
    So at this point the top brass at Apple knew they couldn’t come up with a proper OS, so they had to buy one.

    原文

    之后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苹果购买了NeXTSTEP改造成OS X的故事了。

    这也让我想起前几天参观长城的故事,“前世的沧桑,后世的风光……” 长城是一项历史上伟大的工程,在当时抵挡了北部匈奴的侵略。但是从某一天起,它失去了原有的作用,并到今天,仅成为一个让后人觉得“风光”的景点,但是几百万人修筑长城以及戍守边关将士所发生的所有故事,已经无从得知。尽管如此,延续几万里的长城,能让后人反思它的各种意义。但是软件产品生命周期的结束情况还要恶劣,由于软件本身的比特性质,退役的程序包括所有的人与事的历程大多无处追寻。

    因此,当一个注入了太多感情的作品下线之时,除了伤感之外,我们还可以考虑些什么?

    大家常常提到“以史为鉴”,但是在很多以技术开发新产品为主的企业中,关注当前或者未来通常成为首要目标。新产品成功存在较大的机遇因素,因此简单的山寨模式得以流行;已经取得初步成功的产品,更关注的是产品生命周期的延续,因此主要矛盾也通常是解决新时期新问题。在这两种情况下,记录内部当前及过去的历史较少得到重视。当一个软件生命周期完成之后,我们也只能仅凭脑袋中的零星记忆做一些矫情的感慨了。

    当我谈演讲时候,我谈些什么

    十一假期前最后一天,在内部做了一次“技术人员为何要写博客”的演讲,写博客诚然可以锻炼文字组织能力,但那次活动也联想到演讲能力培养的问题。

    技术演讲大多关注在于分享的内容,追求内容中有没有所谓的“干货”,而对言语组织及演讲技巧不是非常在意。因此在专业领域及分享做得优秀的,其演讲能力与其他领域(比如产品设计人员)的人相比不突出。表面看,是缺少一些演讲技巧,但是真正所缺,是对于问题的观点缺乏系统性的深度认识以及相关的语言总结能力。

    又拿博客来比较,优秀的技术分享者大多文字能力不错。但是演讲与文字有一定差异,一段文字可以反复修改,斟酌最佳的表述方式及逻辑性,但是演讲是不可修改的,要求演讲者在短时间内观点清晰,逻辑正确,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引导听众的思路,在演讲途中,听众无法象阅读文字那样跳过不感兴趣的一段,对于所讲内容要求更高。因此我觉得演讲属于比文字表达更高级别的一种形式,需要演讲者对问题理解更深入及透彻。

    另外在现代组织中,演讲所需要的场合可能比文字更多,领导者需要通过演讲来传达愿景,有了好的愿景才会促使好的团队产生。另外一方面,团队成员需要通过演讲(或者在公众中独立发言)来表述观点及更合理的方案来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

    附:网上流传的长盛不衰的Steve Jobs 14分钟“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演讲视频

    (原视频地址:http://video.sina.com.cn/v/b/87129558-2656174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