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和广州一样,存在IT聚会较少的问题。目前华南比较固定的只有UCDChina的线下聚会,但是UCD的活动比较垂直,因此受众也相对有限。不过最近深圳有群不甘寂寞的同学组织了两次Punch Party in Shenzhen的活动(Google Group),话题比较open, 有趣的话题都可以参与,不限是IT话题。有点像北京的open party, 不过形式上更特别。我今天也去了解了一下Punch Party深圳的活动 ,顺便研究这种活动的可以值得借鉴的元素,以便将下月的广州技术沙龙计划做得更完善。
Punch Party源于台湾的一种geek聚会,经过2008年网志年会后逐渐被国内的一些团体所接受,它的官方网站这样介绍的
Since 2007.12.01
由數位文化協會所發起舉辦的定期網路聚會,廣邀在部落格上書寫的bloggers上台分享不設限的主題,講員上台簡報形式以輕、快、短、小為原則,期望藉由PP來挖掘出更多在網路上隨手俯拾即是、卻又容易被遺落錯過的精采人事物。│Punch Rules!
1. 20X20系統-
每個講員將用20張簡報,每張簡報僅有20秒,也就是每人只有6分40 秒的上台時間,一位講員最長以7分鐘為限,時間到,就以任天堂紅白機的金幣轟下台!2. What are you doing
PUNCH會不定期設定一個活動精神,讓講員依據主軸藉題發揮。若無特定主題,即自由分享你是誰、你曾經做過什麼、你正在做什麼、你想做什麼、為什麼你要做這些事…任何關於工作、關於生活、關於夢想、關於自己,以輕鬆愉快的派對方式展現自己的精采分享。
今天的活动也分为7个话题,每个限7分钟,属于非常典型的Punch Party,话题非常具有多样性。比如周陟(Lytous Zhou)《人人都是设计师》就让我对设计产生了不少兴趣,觉得自己也在某方面具有设计的才能。GuangYao的国内企业缺乏创新的话题也值得大家反思。其他每位嘉宾的演讲都非常精彩,具体的内容可参看它的blog后续报道。
回去的路上我在想,Punch Party对于各种演讲型活动及专业聚会具有什么样的价值?7分钟的限制是否过分追求形式?因为从现场来看讲师的精彩部分都只能集中在前6分钟,6分钟提醒一到,演讲者的思路实际上是会被打断,紧急刹车迅速收场。因此一个成熟的Punch Party实际是需要讲师提前自行彩排,以便抓住重点,梳理观点,准确的传达最需传达的理念。准备不足的讲师往往会出现虎头蛇尾的局面。只有演讲者不断提炼及整理思路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7分钟是否会造成对演讲者锻炼的价值大于听众接受传播的价值?讲师如果准备不充分,听众7分钟实际上全都浪费,而不是节约了大家的时间。
传播的内容上,感觉Punch Party适合传播新奇短小的知识类型的话题,比如简介一个新发起的慈善活动,科普知识,演讲者当前正在研究的课题等。个人认为过于专业、说教以及信息量太大的话题不适合在这种场合讲。北京的open party我没参与过,但是看介绍是由参会者投票选主题,然后趣味相投的一帮人进入一个小屋子深入交流,这样的设计对于专业的话题可能更适合。
不管你是哪个行业的人,只要周末有空,可以去参加Punch Party,拓宽你的视野,接触一些你平时永远都不会听到的新奇思想,这就是Punch Party最大的魅力。但是也不要期望过高,Punch Party相对那些专业的活动,它只是一个甜品,而不要期望把它当作主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