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碰到了一个创业失败的朋友,由于资金紧张,暂时没有合适的事情可做,只好靠开滴滴度日。问了他下一步的打算,他说有个传统企业的老板想转型互联网+,也很有兴趣跟他合作,未来打算将自己的重点放在这方面。
“但是他也可能三年都不会有所动作,将自己主要计划放在这方面会不会太被动了一点?” 我提醒他。
很多时候,我们面临 hard 模式和 easy 模式选择的时候,大部分人会下意识的选择 easy 模式,即使在 easy 模式不自主可控的情况下。人们容易对未来的计划抱有侥幸心理,相信美好的事情必会发生。
年轻的时候也存在类似的幻想,每当做 new year resolution 时候,把自己那些可能潜在希望发生的事情盘点了一遍,放进了自己新年前三的计划列表之中,但半年过去后,那些抱有很大希望的事情并没有发生。回过头细想,有些是期望机会从天而降;有些可能是合作对象随口一说,在对方眼里,也是极低优先级,这样的话没什么进展就很自然了。
在职场当中,大家也通常有类似的想法,在新的一年,自我感觉过去表现不错,等待上司给自己更重要的担子;或者自我感觉优秀,等待伯乐给自己做千里马的机会。怀有这样的想法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将自己大部分未来押注在这些期望上面,则成长与未来很难掌控。
至少要将大部分计划投入在自己可以掌控的方向,尤其是在学习及自我提升方面,这样在最坏的情况下也会有所收获。即使那些成长快的人,也只是极少部分时间碰上好运,大部分时间需要靠主动去规划自己的时间来掌控未来。
相关阅读
王渊命老师讨论此话题时推荐了一本书读《程序员的思维修炼》
前年看的一本书,今年才有体会,逐渐落到了实处:程序员的思维修炼。
制定学习计划应该也用 SMART 方法:具体的(Specific),可度量的(Measurable),可实现的(Attainable),相关的(Relevant),时间可控的(Time-bound)。
> 至少要将大部分计划投入在自己可以掌控的方向,尤其是在学习及自我提升方面,这样在最坏的情况下也会有所收获。
感触挺深,不断深入的学习,提升能力,机遇来了就不会觉得那么遥不可及了。
很多时候,明天却是充满了很多的不确定性,有时候会觉得自己的锐气在一天一天的重复之中消磨殆尽,看到这些文字,把内容那份侥幸表达得淋漓尽致,未来需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大部分人会下意识的选择 easy 模式,即使在 easy 模式不自主可控的情况下。…
谢谢你的有用的帖子,非常有用:)
You Have Done A Very Good Things!
Your article is very useful, the content is great, I have read a lot of articles, but for your article, it left me a deep impression, thank you for sharing.
I was inspired by what you said: “You can control your life by controlling your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