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eeds

  • Archive for the ‘非技术’ Category


    团队的技术形象

    当一个app不好用时候,用户会说团队的产品不行;当系统可用性有问题时(比如访问慢或频繁宕机),用户会说这个团队技术不行。

    发生频繁宕机并不常见,宕机通常会由程序bug或者访问压力过大引起。bug最终会被修复;在不过分在意成本的情况下,访问压力最终可以用硬件来扛住。另外系统升级及功能变更也会带来可用性与稳定性的问题,但大多数系统会最终相对稳定下来,大的变更会越来越少,系统也会趋于稳定。

    技术成本的控制通常不是一个很紧迫的问题,一方面公司的业务模式也不是靠省服务器做出来的,其次技术团队可以通过投入时间去优化改善来降低成本(但大部分团队更愿意将研发资源投入到新功能开发上去)。因而通常只要达到基本可用,则成本合理性问题不会得到充分关注。另外成本也很难直接对比,一个公司比另外一个公司服务器少些,但是各自功能场景有差异,没有直接可比性。因此较难从技术成本合理性角度衡量某个团队技术好不好。讽刺的大部分现实是,只要系统基本可用,则会被视为一支有战斗力的团队;如果能达到一定体量(虽然不是技术团队直接带来的),那则会被视为超强的技术团队。

    软件质量在大部分公司走不出测试或者“质量保证”部门,很少有团队会认为步子不够快是由于软件质量问题造成。开发效率同样没有直接可比性,“努力”有时候会掩盖一切,朋友圈时常会看到这样的总结,“虽然走了一些弯路,但兄弟们加班加点将进度追了回来,感动……”。比软件质量问题更糟糕的是业务方向的不确定性,方向不确定带来的消耗比软件质量的问题更大,走错方向导致一两个月努力泡汤的事情也很常见,因此不是最短板的软件质量的重视通常就无从提起了。

    隔洋对岸则有一些技术主导的公司,Mark Zuckerberg曾说过,Facebook在早期时,非技术岗位如HR及市场也招聘有技术背景的人担任。这些公司尽量招聘最顶级的技术人才,这些人能够在公司中享受技术的乐趣。但这也只有平台级的公司才有可能。这些公司商业模式的门槛足够高,从而有持续的利润来支持这一愿景。而剩下绝大多数公司,需要首先去考虑生存的问题,这也很正常,头部的公司如果失去垄断地位,也马上没有机会去维持纯技术形象。

    技术行不行是一个很无力的目标,技术很强的团队未必能改变世界,不强的团队很多时候也生存得很好。业界很多业务模式短板并不在技术上,更混乱的是,出现技术问题有时反而被当做PR事件及段子去炒作。当然,在技术较差的团队,软件质量及技术创新无从谈起。处在风口的猪,也会遇到前文所说的重复踩进同一个坑的无力感。

    当我谈演讲时候,我谈些什么

    十一假期前最后一天,在内部做了一次“技术人员为何要写博客”的演讲,写博客诚然可以锻炼文字组织能力,但那次活动也联想到演讲能力培养的问题。

    技术演讲大多关注在于分享的内容,追求内容中有没有所谓的“干货”,而对言语组织及演讲技巧不是非常在意。因此在专业领域及分享做得优秀的,其演讲能力与其他领域(比如产品设计人员)的人相比不突出。表面看,是缺少一些演讲技巧,但是真正所缺,是对于问题的观点缺乏系统性的深度认识以及相关的语言总结能力。

    又拿博客来比较,优秀的技术分享者大多文字能力不错。但是演讲与文字有一定差异,一段文字可以反复修改,斟酌最佳的表述方式及逻辑性,但是演讲是不可修改的,要求演讲者在短时间内观点清晰,逻辑正确,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引导听众的思路,在演讲途中,听众无法象阅读文字那样跳过不感兴趣的一段,对于所讲内容要求更高。因此我觉得演讲属于比文字表达更高级别的一种形式,需要演讲者对问题理解更深入及透彻。

    另外在现代组织中,演讲所需要的场合可能比文字更多,领导者需要通过演讲来传达愿景,有了好的愿景才会促使好的团队产生。另外一方面,团队成员需要通过演讲(或者在公众中独立发言)来表述观点及更合理的方案来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

    附:网上流传的长盛不衰的Steve Jobs 14分钟“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演讲视频

    (原视频地址:http://video.sina.com.cn/v/b/87129558-2656174421.html

    MacBook Air与工作效率

    从MacBook Pro转向MacBook Air已经数月了,谈下使用Air之后带来的便利与效率提升。

    便利

    虽然进入云计算时代,由于国内网络环境原因,访问国外一些知名云提供商并不稳定。因此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国内用户依然非常依赖本地存储,使用轻便笔记本是一个最佳的选择。随时随地使用同一个工作环境后,可以极大改善个人效率及体验,以下是使用Air之后带来的一些日常便利。

    • 浏览器标签页打开的未读完文章可以在其他环境继续阅读,这个对于工作环境中时间经常碎片化的人员非常有利。未看完的文章不需要收藏到类似“Read Later”的工具中,而且ReadLater之类的工具更大的障碍是,一个页面在粗读完之前,无法判断是否需要收藏。
    • 由于是SSD,启动程序及打开文档速度非常快,几乎不需要等待。
    • 由于Air很轻,特别是11英寸也非常小,可以用方便随身携带,不需要为“今天是否要带走”思考。
    • 可以坐在床上、沙发、公园、咖啡厅或者其他随意的地方编写代码或者文档,不会感觉压腿、发烫或者沉重。
    • 使用Air可以忽略开关机的问题,可以象使用iPad一样打开即可使用,用完之后盖上自动sleep。几个月未重启过的情况在MacBook系列中很常见,由于Air在sleep时候,不存在传统硬盘碰撞风险,因此相对而言是非常安全的。
    • 办公台式机与移动的结合。使用一个蓝牙键盘与鼠标,接上外接显示器,MBA无需打开,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台式电脑,下班时,拔掉显示器,又变成移动设备带走

    性能

    大部分工作如上网浏览、编程开发、编辑文档、常用办公软件都非常流畅。但是有几个补充的问题

    • 内存占用。在同时打开Safari多个页面(尤其是含有Flash的页面)后,4G内存通常会用完,在Activity Monitor里面可以看到Swap used占用大小,但是由于SSD存储的缘故,对实际使用影响并不大,传统硬盘中出现内存Swap时,切换程序的顿卡现象在Air上基本不存在。
    • 发热现象。由于Flash占用CPU及内存较大,在访问Flash密集页面时会出现风扇声音变大情况(未证实是否普遍现象),需要经常在线浏览Flash视频的可能不太适合Air,但是所有Mac系统都有此Flash性能问题。播放其他视频格式(如本地rm, mkv等格式)不会出现CPU过高现象。

    其他问题

    • 配套设施。MacBook Air可以当做唯一的电脑使用,无需额外购买“更强大”的台式机。考虑到大部分笔记本电脑键盘及屏幕并不符合人体工学,在办公室使用及家中购买外置显示器如(DELL UltraSharp)及蓝牙鼠标及键盘,很方便就将MBA转换成一个工作台式机,同时也会带来体验及工作效率的提升。
    • 键盘。键盘的缺点是第一行功能键较小,受影响的是经常使用的ESC键,可能会稍有不便。
    • 电源。MacBook Pro的L型电源可以直接用于Air(反之则不行),不会存在“电流过大”的情况,可以参看官方说明。基于 Intel 的 Apple 便携式电脑:识别正确的电源适配器和电源线

    基于 Intel 的 Apple 便携式电脑的电源适配器有 45W、60W 和 85W 三种功率规格。尽管一般应使用适于 Apple 便携式电脑功率的适配器,但仍可以使用更高功率的适配器,而不会出现问题。

    例如,如果您具有通常使用 60W 适配器的 MacBook(13 英寸,2009 年末),则也可以将 85W 适配器用于该电脑。不可将 45W 适配器用于该电脑;它无法为该 MacBook 提供足够的电力。注:使用功率比电脑所附适配器高的适配器不会加快电脑的充电速度,运行方式也不会异于使用电脑附带的适配器。

    11还是13英寸

    对比11与13英寸MacBook Air,由于11英寸的键盘宽度和13英寸基本没有区别(13英寸增加的是屏幕高度),日常输入并不存在局促之感。13英寸主要优势在屏幕尺寸,如果在工作环境用外置显示器,则11英寸并不会带来显示的不便,却会带来移动方面质的飞跃。

    实际13英寸真正的优势是有大一倍的SSD容量,因此需要在存储容量及便携性方面做取舍。由于便携性带来的个人效率的收益,因此建议用11英寸,不常用的文件如视频、照片可以备份到外置存储上。

    案例

    有一些误解认为MacBook Air不适合工程师,下面分享几个技术明星使用Air的案例。


    据说Linus Torvalds从2005年开始使用Mac作为主要工作机器,最近也转向轻薄的MacBook Air,以下是Linus在Google+上的一段话 https://plus.google.com/102150693225130002912/posts/1vyfmNCYpi5

    I need to find a new distro that actually works on the Macbook Air…

    另外一个案例是Redis作者antirez的一篇文章Why the MBA 11 is now my sole computer

    When Apple released the first version of the 11″ Macbook Air (Late 2010) I purchased one within the first week of the announcement, and my computing experience changed.